时间: 2025-04-27 15:3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9:05
珠江:珠江是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也是第三长的河流,仅次于长江和黄河。它发源于云南省,流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最终注入南海。珠江流域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包括广州、深圳等重要城市。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珠江常被用来象征南方的繁荣与活力,如“珠江两岸灯火辉煌,映照着城市的繁华”。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珠江可能被提及作为地理标志,如“我在珠江边长大”。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或水文学中,珠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其流域、水文特征等。
同义词:粤江(珠江在广东段的别称)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可以与“荒漠”等词汇形成对比,体现其繁荣与生机。
词源:珠江的名称来源于其流经的地区,特别是广东省,古称“珠崖”,意指产珠之地。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珠江的名称保持相对稳定,但其流域的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
珠江在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象征,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广州和深圳的崛起,对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珠江给人以繁荣、活力和开放的联想。它不仅是地理标志,也是情感寄托,象征着家乡、成长和变迁。
个人经历中,珠江可能与童年记忆、家庭团聚或城市变迁相关联。例如,回忆在珠江边度过的夏日傍晚,或见证珠江两岸从农田变为高楼大厦的过程。
在诗歌中,珠江可以被描绘为“南国的血脉,流淌着岁月的繁华与梦想”。
珠江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繁忙的港口、灯火辉煌的城市夜景,而听觉联想可能是江水的潺潺声或船只的汽笛声。
在不同语言中,珠江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作为重要河流的地位和象征意义是普遍认可的。
珠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条河流,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经济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珠江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南方的地理和文化特征。
1.
【珠】
(形声。从玉,朱声。本义:珍珠。蛤蚌壳内由分泌物结成的有光小圆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水精也,或生于蚌,阴精所凝。-珠,蚌之阴精。 、 《国语·楚语》-珠足以御火灾。 、 《尸子》-水方折者有玉,员折者有珠。 、 《淮南子·说山》-渊生珠而岸不枯。 、 《周礼·玉府》-珠盘玉敦。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大珠四枚。
2.
【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同本义。
【引证】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 、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 、 温庭筠《送人东归》-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 杜甫《秋兴八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组词】
江汉、 江水、 江左烟霞、 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