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19 14:1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9 14:17:28
文辞:指文章的措辞、文笔,即写作时所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它强调的是文字的优美、精炼和表达的艺术性。
文辞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文”指文章、文化,“辞”指言辞、辞藻。随着时间的推移,文辞逐渐演变为指代文章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在**传统文化中,文辞被视为文人墨客的重要素养,强调文字的雅致和内涵。在现代社会,文辞依然是评价文章和演讲水平的重要标准。
文辞往往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它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引发深层次的思考。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特别注重文辞的精确性和逻辑性,力求每一句话都能准确传达我的观点。
在诗歌创作中,文辞的运用尤为关键。例如:
春风拂面,文辞如织,
字字珠玑,句句生辉。
文辞可以联想到精美的书法作品,或是悠扬的朗诵声音,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在英语中,文辞可以对应为“diction”或“wording”,强调的是语言的选择和表达方式。
文辞是语言表达的艺术,它不仅要求文字的准确性,更追求表达的美感和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文辞的运用对于提升沟通效果和审美体验至关重要。
1.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2.
【辞】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辞,讼也。 、 《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善于辞案条教。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