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1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17:48
[圜丘]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用于祭祀天地的圆形高台。在古代,圜丘是举行祭天仪式的场所,象征着与天沟通的神圣之地。
圜丘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圜”意为圆形,“丘”意为小山或高台。随着时间的推移,圜丘逐渐成为特定祭祀场所的专有名词。
在传统文化中,圜丘是皇权和天命的象征,体现了古代人对天地的敬畏和崇拜。它也是**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圜丘一词常带有一种庄严、神圣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古代的祭祀仪式和皇权的威严。它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
在参观北京天坛时,我深刻感受到了圜丘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这种体验让我对古代**的祭祀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圜丘:
圜丘之上,天命昭昭,
古柏苍苍,岁月悠悠。
祭天祈福,心诚则灵,
皇权神授,万世传承。
圜丘的视觉联想是古老的圆形高台,周围环绕着古柏,给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听觉上,可以想象古代祭祀时的钟鼓声和诵经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祭祀场所也有,如古埃及的卡尔纳克神庙,但它们在形式和意义上各有特点。
圜丘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着古代*的祭祀文化,也反映了人类对天地的敬畏和探索。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浑圆为圜,平圆为圆。圆之规为圆。-圜,天体也。 、 《吕氏春秋·圜道》注-圜,天道也。 、 《吕氏春秋·序意》。注:“天也。”-大圜在上。 、 《易·说卦》-乾为天,为圜。 、 《楚辞》-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组词】
圜邱、 圜方、 圜宰;圜道
牢狱。
【引证】
《周礼》-司圜中士六人。
【组词】
圜土、 圜扉、 圜墙、 圜门
2.
【丘】
(会意兼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地面上并立两个小土峰。本义:自然形成的小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 、 《广雅·释丘》-小陵曰丘。 、 《诗·王风·丘中有麻》-丘中有麦。 、 、 《书·禹贡》-是降丘宅土。 、 《周礼·大司徒》-北陵坟衍。 、 《列子·汤问》-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诗-性本爱丘山。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苫蔽成丘。
【组词】
荒丘、 丘林、 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