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1:28
词汇“括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没有找到确切的标准定义和广泛的使用记录。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词义和构词法进行分析。
“括籍”可能是由“括”和“籍”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其中,“括”有包括、囊括的意思,“籍”通常指书籍、户籍等。结合来看,“括籍”可能指的是包括或囊括在某个记录或名册中的意思。
由于“括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在特定的专业领域或文献中出现,例如在法律、历史或文献学中,用来描述将某人或某物纳入特定的记录或名册中。
由于缺乏实际使用例句,以下是假设性的例句:
同义词可能包括“纳入”、“登记”等,反义词可能是“排除”、“剔除”等。
由于“括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
如果“括籍”在特定文化或历史文献中出现,它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记录和管理的需求。
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和定义,难以产生特定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由于“括籍”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
在创作中,可以将“括籍”用于描述将某人或某物正式纳入某个系统或记录中的过程,例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古代户籍制度。
由于词汇不常见,难以产生具体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由于“括籍”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难以进行跨文化比较。
“括籍”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来确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而非常用词汇则需要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和使用。
1.
【括】
(形声。本义:结,扎束)。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引证】
《说文》。按,絜者,束也。-括,絜也。 、 《易·坤》。注:“结也。”-括囊。 、 《韩诗章句》-括,约束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卫北宫括。 、 《淮南子·齐俗》-羌人括领。 、 马中锡《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
【组词】
括囊、 括发、 括结、 括约肌
2.
【籍】
(形声。从竹,耤(jí)声。古书以竹制成,故从“竹”。本义:登记册,户口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籍,簿书也。 、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 、 《周礼·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书。”-掌邦国宾客之体籍。 、 《左传·成公二年》-非礼也勿籍。 、 诸葛亮《论游户自实》-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 、 明·顾炎武《复庵记》-宫观之籍。
【组词】
籍口、 籍戎、 籍地、 削籍、 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