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2:21
词汇“括羽”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括羽”字面意思是指整理羽毛,其中“括”有整理、梳理的意思,“羽”即鸟类的羽毛。基本含义可能指的是鸟类整理自己的羽毛,或者比喻性地指整理、整顿某事物。
由于“括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鸟类整理羽毛的场景,或者比喻性地用来形容人整理自己的思绪或事务。
“括羽”的词源较为简单,由“括”和“羽”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有使用,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使用频率极低。
在传统文化中,鸟类常常被赋予吉祥、自由的象征意义,因此“括羽”可能在某些文学作品中被用来象征准备迎接新的开始或挑战。
“括羽”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宁静、鸟儿的自由,以及准备展翅飞翔的积极情感。
由于“括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鸟儿括羽,展翅欲飞,心随风起。”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鸟在清晨阳光下整理羽毛的画面;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柔的自然声音,如鸟鸣和风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如英语中的“preen feathers”。
“括羽”是一个具有特定意象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能够带来关于自然、宁静和准备的联想。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并在特定语境中增添表达的细腻度。
1.
【括】
(形声。本义:结,扎束)。
用绳或带子结扎,捆束。
【引证】
《说文》。按,絜者,束也。-括,絜也。 、 《易·坤》。注:“结也。”-括囊。 、 《韩诗章句》-括,约束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注:“子结。”-卫北宫括。 、 《淮南子·齐俗》-羌人括领。 、 马中锡《中山狼传》-内狼于囊,遂括囊口。(内:纳。)
【组词】
括囊、 括发、 括结、 括约肌
2.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líng)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 、 《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 、 《周礼·舞师》-教羽舞。 、 《左传·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 《考工记·钟氏》-染羽。 、 《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
【组词】
羽葆鼓吹、 羽葆翠盖、 羽葆花旌、 羽仪廊庙、 羽旆、 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