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7:55
“仙人衣”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仙人的衣裳,具有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意味。字面意思是指神仙或仙人所穿的衣物,通常带有轻盈、飘逸的特质,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
“仙人衣”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对神仙的崇拜和想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固定,成为描述超凡脱俗衣物的专用词汇。
在**文化中,仙人象征着长寿、智慧和超脱,因此“仙人衣”也承载了这些美好的寓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非凡气质或美丽的事物。
提到“仙人衣”,我联想到的是一种纯净、高雅的美,它让人感到宁静和向往,仿佛能够引领人们远离尘世的烦恼。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部古装剧中看到演员穿着如同仙人衣般的服饰,那种飘逸和美丽让我印象深刻,也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星辰如织,仙人衣随风轻舞,梦回千年,寻那遗失的仙境。”
想象一幅画面:月光下,一位身着仙人衣的女子在竹林中轻舞,伴随着古筝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ngelic robe”或“divine garm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一种神圣和超自然的感觉。
“仙人衣”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词汇,能够为我的创作和交流增添独特的色彩。
1.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3.
【衣】
穿衣。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 、 《韩非子·五蠹》-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组词】
衣紫腰金、 衣帛、 衣冠
遮盖;包扎。
【引证】
《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 、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裂裳衣疮。
【组词】
衣被海内、 衣饰、 衣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