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5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58:35
“开口见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说话时直接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加掩饰,不拐弯抹角。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说话的直率和坦诚,不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或感受。
在文学作品中,“开口见胆”常用来形容人物性格直率,说话不绕弯子,如在《水浒传》中,李逵的说话风格常被描述为“开口见胆”。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赞扬某人说话直爽,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人说话过于直接,不顾及他人感受。在专业领域,如谈判或辩论中,这个成语可以形容某人策略明确,直接表达立场。
“开口见胆”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直率和坦诚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人说话风格的一个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直率和坦诚被视为美德,尤其是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故事中,许多英雄人物都被描绘为“开口见胆”的形象。这种文化背景影响了成语的使用和理解。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因为它代表了诚实和直率,这些品质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敢于直言,不畏强权的人物形象。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开口见胆”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虽然有时让人难堪,但他的直率帮助我们更快地成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话语如利剑,开口见胆,直刺人心。”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个站在高处,大声疾呼的人;听觉上,我会想象到那种直接而有力的说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eak one's mind”或“say it like it is”,它们都强调了说话的直接性和坦率。
“开口见胆”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理解和表达直率和坦诚的概念。在实际使用中,我学会了如何在保持诚实的同时,也考虑到他人的感受,避免过于直接而造成的误解或伤害。
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
吾于百众人前~。
1.
【开】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開,张也。 、 《老子》十章-天门开阖。 、 《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 《易·系辞上》-开物成务。 、 《乐府诗集·木兰诗》-开我东阁门。 、 《资治通鉴·唐记》-遂开门纳众。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 、 《广东军务记》-午后又开西门归德门。
【组词】
开城、 开门钱
2.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3.
【见】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引证】
《广雅》-见,示也。 、 《易·乾》。注:“出潜离隐,故曰见。”-见龙在田。 、 《汉书·韩信传》-情见力屈。 、 《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 、 《孟子·梁惠王上》-见于王。 、 《论语·季氏》-见于孔子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其末立见。 、 《三国演义》-有虹见于玉堂。 、 吴均《与朱元思书》-有时见日。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组词】
见影、 见得
介绍,推荐。
【引证】
《论语·微子》-见其二子焉(让他两个儿子出见子路。见通“现”,使……现。焉,于之,向子路)。 、 《墨子·公输》-见我于王。
4.
【胆】
(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引证】
《说文》。俗字作“胆”。-膽,连肝之府也。 、 《素问·灵兰秘典论》。按,形如瓶,长三寸,在肝之短叶间。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号曰将军。主藏而不泻。”-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 《淮南子·精神》。注:“胆,金也。”-胆为云,肝为风,肾为雨。 、 李白《行路难》-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组词】
胆结石、 胆裂、 胆裂魂飞、 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