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0:18
词汇“气血方刚”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充满活力,有时也带有冲动或不成熟的意味。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气血方刚”字面意思是指人的气血旺盛,方刚则指刚强、有力。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年轻人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有时也指其性格冲动、缺乏耐心。
“气血方刚”这个成语源自中医理论,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和体力状态。
在**文化中,年轻人被期望充满活力和热情,但同时也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以达到成熟和稳重。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描绘了一种充满活力和力量的形象。然而,如果过度使用,也可能让人联想到不成熟或鲁莽。
在现实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年轻的朋友,他在工作中总是充满热情,但有时会因为冲动而犯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气血方刚的青年,如烈火般燃烧,不知疲倦地追逐着梦想的星辰。”
想象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场上奔跑,背景音乐是激昂的进行曲,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气血方刚”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ull of vim and vigor”或“bursting with energy”,虽然不完全相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活力和精力。
“气血方刚”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年轻人的身体状态,也反映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年轻人的理解和评价。
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前辈~,不拘小节,盖或有之。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血】
口语读音(多单用)。
【组词】
鸭血、 血沥沥、 血唬零喇、 血胡同、 血糊突、 血渌渌、 血心、 血的教训
3.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4.
【刚】
(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同本义。
【引证】
《增韵》-刚,坚也。 、 《说文》-刚,彊断也。 、 《荀子·臣道》-挢然刚折。 、 《左传·昭公六年》-断之以刚。 、 《诗经·烝民》-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组词】
刚巨、 刚条、 刚木、 刚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