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5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55:15
词汇“力耕”的深入学*和分析:
“力耕”字面意思是指用力耕作,即通过体力劳动进行农田的耕作。基本含义是指辛勤劳动,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中,强调付出努力和汗水。
“力耕”由“力”和“耕”两个字组成,“力”指力量,“耕”指耕作。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主要用于描述农业劳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比喻性的辛勤工作。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基础,因此“力耕”体现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勤劳美德的推崇。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来鼓励人们勤奋工作,不懈追求。
“力耕”给人以勤劳、踏实、不懈努力的正面情感反应。联想上,可能会想到农民在田间的辛勤身影,或是任何领域中不懈追求目标的人们。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描述自己或他人在工作或学*上的努力时使用“力耕”这个词,强调付出的努力和坚持。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微露,力耕于知识的田野,每一滴汗水,都是智慧的种子。”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田野中农民耕作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锄头敲击土地的声音,或是劳动时的吆喝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ardworking”或“toiling”,但“力耕”更具有**特色和文化内涵。
“力耕”这个词不仅描述了农业劳动,更广泛地代表了勤奋和努力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传递积极向上的情感。
1.
【力】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力,筋也。像人筋之形。 、 《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其行之以货力。 、 《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力农数耘。 、 《诗·邶风》-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 《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组词】
四肢无力、 力人、 力尽神危、 力软筋麻、 力屈、 力尽、 力竭
2.
【耕】
(形声。从耒(lěi),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同本义。翻松田土。
【引证】
《正字通》-耕,治田也。 、 《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 、 《山海经·海内经》-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 《齐民要术·耕田》-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 、 《孟子·梁惠王上》-深耕易耨。 、 《乐府诗集·陌上桑》-耕者忘其犁。 、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组词】
耕食、 耕桑、 耕垡、 耕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