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时间: 2025-07-27 06:54:30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基础信息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6:54:30

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来源

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引证

古人说‘~’,也是不动的时候要像大姑娘深藏闺中,动起来像脱网的兔子那么快。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相关字

1.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

2. 【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名》-若,顺也。 、 《诗·鲁颂·阙宫》-万民是若。 、 《诗·大雅·烝民》-天子是若。 、 《易·观》-有孚禺若。 、 《书·尧典》-钦若昊天。 、 《左传·宣公三年》-不逢不若
【组词】 若时、 若淑

3. 【处】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引证】 《广韵》-处,所也。 、 《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五刑三次,是无隐也。 、 《史记·五帝纪》-迁徙往来无常处。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 、 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
【组词】 住处;别处;停车处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5.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

6. 【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女人跪着,上面中间象头发,两边两只手在梳发,表示“顺从”。本义:顺从)。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名》-若,顺也。 、 《诗·鲁颂·阙宫》-万民是若。 、 《诗·大雅·烝民》-天子是若。 、 《易·观》-有孚禺若。 、 《书·尧典》-钦若昊天。 、 《左传·宣公三年》-不逢不若
【组词】 若时、 若淑

7. 【脱】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

8.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

相关问答

相关查询

还魂草 还魂纸 还魂秀才 还魂丹 还魂 还骂 还驾 还香愿 还首 还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鬥字旁的字 散发抽簪 比字旁的字 令出如山 豁然顿悟 旗开得胜 秃宝盖的字 迷结尾的成语 四点底的字 宾客迎门 畜枕 造士 虎视鹰瞵 而字旁的字 轻敏 素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