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0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07:53
李定国:这个名字由两个汉字组成,“李”是中文中常见的姓氏,“定国”则是一个复合词,“定”意味着稳定、确定,“国”指的是国家。因此,“李定国”字面意思是“李姓人士,致力于国家的稳定”。
在文学作品中,“李定国”可能被用作一个人物的名字,象征着忠诚和责任感。在口语中,这个名字可能被简单地用作一个普通人的称呼。在专业领域,如果涉及到历史人物或政治人物,这个名字可能具有特定的历史或政治含义。
“李定国”作为一个名字,没有特定的词源或历史演变,它是由常见的姓氏“李”和表达愿望或职责的“定国”组合而成。
在**文化中,名字往往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愿望。因此,“李定国”可能反映了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这个名字可能让人联想到忠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名叫“李定国”的人,可能会自然地认为他是一个有责任心和爱国精神的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李定国,心如铁,守边疆,夜不眠。”
结合历史剧中的将军形象,可以想象一个身穿战甲,手持长剑的李定国形象,背景音乐可能是激昂的战鼓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名字,但类似的命名*惯,如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普遍存在的。
“李定国”作为一个名字,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个人的期望。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名字背后的文化和情感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1.
【李】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引证】
《说文》-李,李果也。 、 《诗·小雅·南山有台》-北山有李。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3.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