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1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18:53
词汇“流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旧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流”通常指流动或传播,而“瘠”则指贫瘠或瘦弱。结合起来,“流瘠”可能指的是某种流动的、贫瘠或瘦弱的状态。
“流瘠”的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某种物质或状态在流动过程中变得贫瘠或瘦弱。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土地、资源或人口的贫瘠状态。
由于“流瘠”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用来描述战乱、灾害等导致土地贫瘠或人口减少的情况。
“流瘠”的词源可能与古代农业社会对土地和资源的描述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贫瘠”、“荒凉”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土地的肥沃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流瘠”这个词可能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流瘠”这个词给人一种萧条、衰败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荒凉的土地、贫困的生活和艰难的岁月。
由于“流瘠”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流瘠”来形容一片荒凉的土地:
荒野之上,流瘠之地,
枯草随风,凄凉无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凉的土地,枯黄的草地,风沙漫天。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凉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荒凉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流瘠”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贫瘠”、“荒凉”等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词汇。
“流瘠”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土地和资源的重视。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个词,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生僻词汇也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瘠】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脊声。本义:身体瘦弱)。
同本义。或作“膌”。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三年》-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 、 《韩非子·内储说上》-宋崇门之巷人服丧而毁甚瘠。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长短丰瘠。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老年如脊牛。
【组词】
瘠弱、 瘠疲、 瘠色、 瘠牛偾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