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9:48
“无所不晓”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形容一个人知识渊博,对各种事情都非常了解。
“无所不晓”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它强调的是知识的全面性和深度,这在任何时代都是受人尊敬的品质。
在**传统文化中,知识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德。因此,“无所不晓”这样的成语在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和智慧的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和期待。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智慧、权威和尊敬。它激励人们不断学*,追求更高的知识境界。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对各个学科都有深入的了解,几乎无所不晓。他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励我努力学,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一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如星辰般无所不晓,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想象一位智者坐在书堆中,周围是各种书籍和卷轴,他的眼神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这样的画面和宁静的背景音乐可以很好地传达“无所不晓”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mniscient”或“all-knowing”,它们传达的意思与“无所不晓”相似,但在使用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无所不晓”这个成语不仅是对知识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追求知识的一种鼓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追求全面和深入的知识。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和学*的价值。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形容才子不是常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吗?”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晓】
(象形。从日,尧声。本义:天明)。
同本义。今专指天刚亮。
【引证】
《说文》-晓,明也。 、 《淮南子·俶真》-冥冥之中,独见晓焉。 、 唐·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 、 唐·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 、 《资治通鉴·唐纪》-晓当尽戮之。 、 唐·杜牧《阿房宫赋》-梳晓鬟也。 、 宋·柳永《雨霖铃》-晓风残月。
【组词】
破晓、 拂晓、 晓雾;晓舌、 晓暝、 晓行;晓鸡初啼;晓星;晓岚;鸡鸣报晓;晓夕、 晓天,晓色、 晓月,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