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5:10:04
词汇“生铜”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生铜”字面意思指的是未经冶炼或加工的铜,即铜矿石或铜原料。在古代,生铜常指未经精炼的铜,含有较多的杂质。
“生铜”一词可能源自古代对铜的分类,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生铜逐渐被精炼铜所替代。在现代汉语中,生铜的使用频率降低,更多地出现在专业文献或历史记载中。
在古代,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生铜的冶炼和加工技术是衡量一个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生铜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
生铜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冶炼场景,给人一种原始、粗犷的感觉。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工艺和技术的敬畏之情。
在现代生活中,生铜较少直接接触,但在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时,可能会遇到生铜制品,了解其历史和文化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用生铜来比喻某种原始、未经雕琢的美:
生铜之光,未经雕琢,
原始之美,古朴之韵。
生铜可能让人联想到粗糙的表面、暗淡的光泽,以及古代冶炼时火光和锤击声的场景。
在不同文化中,铜的冶炼和使用都有悠久的历史。例如,古埃及和古**都有丰富的铜冶炼技术,但具体词汇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生铜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了解生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冶金技术和文化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生铜可以作为一个有趣的切入点,探讨金属加工的历史和技术。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铜】
(形声。从金,同声。本义:金属名,古称赤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铜,赤金也。 、 《汉书·货殖列传》-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世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 、 《后汉书·张衡传》-以精铜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