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4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47:03
僻涩(pì sè)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僻涩形容的是内容或表达方式偏僻、难以理解,不常见或不流畅。
僻涩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僻涩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僻”和“涩”两个字组成,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且含义相对稳定。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的组合逐渐被用来形容难以理解或不常见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中,僻涩**可能与某些文学或学术追求有关,如古代的文人墨客可能追求语言的深奥和独特性。在现代社会,僻涩的表达方式可能被视为高深或专业,但也可能导致沟通障碍。
僻涩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一种难以接近或理解的感觉,可能让人感到困惑或挫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学术研究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僻涩的理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和消化。这种经历让我更加重视清晰和有效的沟通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僻涩的诗行,藏着深邃的秘密, 唯有静心聆听,方能解其真谛。”
僻涩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些抽象的艺术作品,如某些现代绘画或音乐作品,它们可能难以理解,但却蕴含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在英语中,僻涩可以对应到“obscure”或“abstruse”,这两个词也有难以理解的意思,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加强调内容的深奥和不易理解。
僻涩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提醒我们注意沟通的清晰性和有效性。在追求深奥和独特性的同时,也应考虑到受众的理解能力,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1.
【僻】
(形声。从人,辟声。本义:退避;回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僻,辟也。…《诗》曰:“宛如左僻。”
偏僻;偏远;很少有人去的。
【引证】
《楚辞·涉江》-虽僻远其何伤。 、 《吕氏春秋·慎行》-而荆僻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浔阳地僻无音乐。
【组词】
僻路、 僻壤、 僻小、 僻穴、 僻陋、 僻巷、 僻净
2.
【涩】
(形声。从水,歰声。声符(歰sè)为本字,象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不滑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濇,不滑也。 、 《素问·至真要大论》-短而濇。 、 《一切经音义》-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 、 刘禹锡《砥石赋·序》-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
【组词】
涩噎、 涩道、 涩巴巴、 涩浪、 涩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