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3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33:23
“放光”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发出光芒或光线。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某物或某人展现出明亮、耀眼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光线、色彩或人的气质、才华等。
在文学中,“放光”常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美丽,如“夕阳放光”,或者形容人物的才华或气质,如“他的眼中放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加随意,用来形容某人突然变得兴奋或激动,如“他听到好消息时眼睛放光”。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或光学,“放光”可能指光源发出光线的过程。
同义词:发光、闪耀、璀璨 反义词:黯淡、昏暗、无光
同义词“发光”和“闪耀”都强调光线的明亮和闪烁,而“璀璨”则更多用于形容宝石或夜空的美丽。反义词“黯淡”和“昏暗”描述光线不足或不明亮的状态,“无光”则指完全没有光线。
“放光”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在古代文学中,如唐诗宋词,已有使用“放光”来形容自然景观或人物气质的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放光”常常与积极、正面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如形容人的才华或物品的美丽。在社会交往中,这个词汇也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如形容某人充满活力或激情。
“放光”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明亮的。它让我联想到光明、希望和活力,影响我在表达时倾向于使用明亮和积极的词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放光”来形容一位朋友在舞台上表演时的状态,他的才华和热情让整个舞台都放光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放光”:
夜幕降临,星辰放光,
照亮了旅人的心房。
梦想在远方,眼中放光,
追寻着未来的光芒。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星空图,星星放光,照亮夜空。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一首轻快的旋律,如同光芒在跳跃。
在英语中,“放光”可以对应为“emit light”或“shine”。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汇都用来形容光线的发出,但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放光”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明亮和积极的概念。
1.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
2.
【光】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光,明也。 、 《释名·释天》-光,晃也,晃晃然也。亦言广也,所照广远也。 、 《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兮齐光。 、 《淮南子·俶真》-能游冥冥者与日月同光。 、 《淮南子·本经》-日月淑清而扬光。 、 《易·观》-国之光。 、 《诗·小雅·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 、 《史记·屈原列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光远而自他有耀者也。 、 《国语·晋语》-光明之耀也。 、 《孟子》-容光必照焉。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红光一缕起土桥,直射城西。
【组词】
阳光;灯光;反光、 色光、 晨光、 曙光、 光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