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57:49
攀龙附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依附有权有势的人物来提升自己的地位或获取利益。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暗示某人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依赖他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述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趋炎附势的人物。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批评那些不择手段追求权力和地位的人。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社会结构中的权力关系和个人行为。
同义词:趋炎附势、依附权贵、攀高枝 反义词: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自强不息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个人是否依赖他人力量或自力更生展开。
这个成语出自《汉书·叙传下》:“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原意是指追随有德之士,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依附有权势的人以谋取私利。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忠诚和正直,因此攀龙附凤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不道德的。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可能带来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因为它代表了不正当的手段和道德的沦丧。联想上,它让我想到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一切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目睹过一些人通过攀龙附凤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但最终这些行为往往导致了他们的失败和名声的败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攀龙附凤非我愿, 自力更生心自安。 世间繁华皆过眼, 唯有真诚留人间。”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紧紧抓住一条龙的尾巴,试图借此飞升。听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首描述权力斗争的古典音乐,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的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riding on someone's coattails" 或 "climbing the social ladder",但这些表达没有攀龙附凤那样强烈的贬义色彩。
攀龙附凤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可能导致的道德沦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这类行为的看法,并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目标时保持正直和独立。
1.
【攀】
(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攀,引也。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右手攀右趾。
【组词】
攀恋、 攀辕
2.
【龙】
(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引证】
《说文》。徐铉注:“象宛转飞动之貌。”饶炯注:“龙之为物,变化无端,说解因着其灵异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灵。”-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易·乾》-飞龙在天。 、 《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 《孔子家语·执辔》-甲虫三百有六十,而龙为之长。 、 刘向《新序·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
【组词】
龙工、 龙公、 龙渊、 龙章、 龙蛇、 龙文、 龙伯、 龙沼、 龙旌凤翣、 龙门
3. 【讬】 (託)。 ④~⑦。 同: 托
4.
【凤】
(形声。从鸟,凡声。本义: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雄的叫凤,雌的叫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凤,神鸟也。朋,古文凤。 、 《书·益稷》-凤皇来仪。 、 《诗·大雅·卷阿》。传:“凤皇,灵鸟仁瑞也。雄曰凤,雌曰皇。”-凤皇于飞。 、 宋玉《对楚王问》-故鸟有凤而鱼有鲲。
【组词】
凤求凰;凤子、 凤舸、 凤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