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5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59:53
词汇“[圜府]”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圜府”字面意思是指古代的国库或仓库,特指存放国家财物的场所。在古代文献中,它常常与国家的财政、税收等概念相关联。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史记》、《汉书》等史书中,“圜府”常用来描述国家的财政状况或与国家财政相关的政策。在口语和现代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被更为现代的词汇如“国库”、“财政”等所替代。
“圜”字在古代有围绕、环绕之意,也有圆形、圆周的含义。“府”则指官署、仓库。两者结合,“圜府”即指围绕国家中心而设的仓库,用以存放国家财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被更具体的词汇所替代。
在古代**,圜府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社会的财政管理和国家治理。它与税收、财富分配等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是研究古代经济史的重要词汇。
对于现代人来说,“圜府”可能带来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国家的财政严谨和秩序。它也可能唤起对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
由于“圜府”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学*古代历史或文学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相关文献。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历史小说时,可以使用“圜府”来营造古代氛围,如:“金玉满圜府,岁贡天下足。”
结合古代国库的图像,如古代仓库的绘画或雕塑,可以更好地理解“圜府”的视觉形象。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官员清点财物的声音,或是古代文献中描述圜府的语调。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罗马的“国库”(Aerarium)也有类似的概念,用于存放国家财物。
“圜府”作为一个古代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财政管理方式和文化背景。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不常使用,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浑圆为圜,平圆为圆。圆之规为圆。-圜,天体也。 、 《吕氏春秋·圜道》注-圜,天道也。 、 《吕氏春秋·序意》。注:“天也。”-大圜在上。 、 《易·说卦》-乾为天,为圜。 、 《楚辞》-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组词】
圜邱、 圜方、 圜宰;圜道
牢狱。
【引证】
《周礼》-司圜中士六人。
【组词】
圜土、 圜扉、 圜墙、 圜门
2.
【府】
(形声。从广(yǎn),表示与房屋有关,付声。本义:府库,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府,文书藏也。 、 《淮南子·时则》-开府库,出币帛。 、 《礼记·曲礼》-在府言府。 、 《史记·项羽本纪》-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汉书·匈奴传》-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 、 清·洪亮吉《治平篇》-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
【组词】
府室、 府库、 府实、 府帑、 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