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9 18: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8:40:45
“杨柳身”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身材柔美、纤细,如同杨柳枝条一般柔软而富有弹性。这个词汇结合了自然界中杨柳的特点,即轻盈、柔韧,用以比喻女性的体态之美。
在文学作品中,“杨柳身”常被用来描绘女性角色的外貌特征,增添诗意和美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形容女性的身材,尤其是在赞美或描述时。在专业领域,如舞蹈或时尚界,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身材纤细、动作优雅的表演者或模特。
“杨柳身”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其中杨柳常被用作比喻,象征女性的柔美和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广泛接受并用于现代汉语中,用以形容女性的身材特征。
在**文化中,杨柳常常与春天、生命力和女性的柔美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在诗歌和绘画中尤为明显,杨柳的形象常常被用来表达对女性美的赞美。
“杨柳身”这个词汇给人以温柔、优雅和生命力的联想。它唤起了一种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美的特定期待和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艺术展览中看到一幅画,画中的女性形象被描绘成拥有杨柳身,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艺术对美的诠释和表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杨柳身”:
春风拂过杨柳岸, 她的身影如柳枝般柔软。 月光下,她的杨柳身, 舞动着无尽的诗意。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春天河岸的画面,杨柳轻轻摇曳,一位女性在柳树下漫步,她的身姿与杨柳相映成趣。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轻柔的春风和柳枝摩擦的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比喻可能使用不同的自然元素,如英文中的“willowy”(柳树般的),也是用来形容身材纤细、优雅的人。
“杨柳身”这个词汇不仅描绘了女性的外在美,也反映了文化中对女性美的理想化期待。在学*这个词汇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语言如何通过比喻和象征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文化价值观。
1.
【杨】
(形声。从木,昜(yáng)声。本义:植物名。落叶乔木)。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引证】
《说文》-杨,杨木也。 、 《尔雅》-杨,蒲柳。 、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
2.
【柳】
(形声。从木,丣(yǒu)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引证】
《说文》-桺,小杨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 、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组词】
柳花、 柳黄、 柳陌花街、 柳绿、 柳眼、 柳下、 柳火、 柳市、 柳巷
3.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