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6:23
施命发号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发布命令,发出号令。基本含义是指领导者或权威人士下达命令或指示,通常用于描述正式或官方的命令发布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施命发号 常用于描述古代君王或将军下达命令的场景,强调其权威性和正式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军事、政治或组织管理等专业领域时,仍然是一个恰当的表达。
同义词:
反义词:
施命发号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和历史记载中,常用于描述君王、将军等权威人物的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施命发号** 强调领导者的权威和责任感。在社会管理、军事指挥等领域,这个词汇体现了命令的正式性和重要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严肃、正式的印象,联想到权威和秩序。在情感上,可能引发对领导力和组织效率的思考。
在组织管理中,作为团队负责人,我经常需要施命发号,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这种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领导者的责任和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将 施命发号 融入描述历史场景的诗句中:
高台之上,将军施命发号, 铁骑如潮,战鼓震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将军站在高台上,手持令旗,士兵整齐列队,等待命令。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战鼓声、号角声,营造出紧张而有序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ssue orders" 或 "give commands",强调命令的发出和执行。不同文化中,命令的发布方式和权威的体现可能有所不同。
施命发号 这个词汇在描述权威和命令发布时非常有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其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情感。通过深入学,我对领导力和组织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选贤建戚,则宅之于茂典;施命发号,必酌之于故实。
1.
【施】
(形声。从(yǎn),也声。本指旗帜)。
旗飘动。
【引证】
《说文》朱骏声通训定声-旖施,柔顺摇曳之貌。 、 《说文》-施,旗貌。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犹阿那也。”-旖旎(施)从风。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
3.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4.
【号】
扬言有。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组词】
口喧佛号
命令,发令。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发枪之号。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明诏大号。
【组词】
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