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22:16
词汇“污行”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使用场景出发。
“污行”字面意思是指不正当或不道德的行为。其中,“污”通常指不洁净、不正当,而“行”则指行为或行动。
在文学作品中,“污行”可能用来描述人物的道德败坏或不正当行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法律、道德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
“污行”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可能有所出现,但其使用频率不高。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更加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法律文献中出现。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道德和行为的正当性,因此“污行”这样的词汇在强调道德规范的语境中可能会被使用。
提到“污行”,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不道德行为的厌恶和谴责,同时也可能引发对道德规范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道德问题或评价某人的行为时,可能会用到。
在创作中,可以将“污行”用于描述一个反面角色的行为,以此来突出主题或增强故事的冲突。
由于“污行”涉及道德败坏,可能会联想到一些阴暗的画面或不和谐的声音,如法庭审判的场景或人们的谴责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不道德的行为,但其具体表达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污行”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如文学、法律和道德讨论中,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污】
(形声。从水,于声。本义:停积不流的水)。
浊水池。一说小水坑。
【引证】
《说文》-污,秽也,一曰小池为污。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