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5:46
词汇“指役”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专业领域中。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习和分析:
“指役”字面意思是指派任务或职责。在古代,它通常指的是上级对下级指派的工作或任务。
“指役”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指”表示指示或指派,“役”表示任务或工作。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的词汇如“指派”、“分配”等逐渐取代了“指役”。
在古代社会,“指役”体现了上下级之间的权力关系和任务分配机制。在现代社会,这种词汇的使用已经大大减少,反映了社会结构和语言表达的变化。
“指役”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军事指挥和官僚体系,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权威感。
在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指役”这一词汇。但在学习历史或阅读古代文献时,可能会遇到并理解其含义。
在创作中,可以将“指役”融入到描述古代战争或官僚体系的故事中,增添历史氛围。
结合古代战争的图片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指役”一词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色彩。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指役”的词汇,但会有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任务分配和指挥。
“指役”是一个具有历史特色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学习和理解古代文化和社会结构时,它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深入学习这一词汇,可以更好地把握汉语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内涵。
1.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
2.
【役】
(古文作伇。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殳(shū)击人。本义:服兵役,戍守边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役,戍边也。执殳巡行也。 、 《周礼·遂人》-若起野役。 、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州长。 、 《周礼·师田》-行役之事。 、 《诗·王风》。郑玄笺:“行役多危难,我诚思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 《国语》-弃政而役,非其任也。
【组词】
役夫、 役民、 役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