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5:17
高粱。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
1.
【陶】
窑灶。 同: 窑
【引证】
《一切经音义》-《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
2.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
3.
【秫】
(象形。从古文术,加禾。本义:谷物之有粘性者。也指不粘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秫,稷之黏者也。 、 《急就篇》-稻黍秫稷粟麻秔。 、 《考工记·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盖有赤白二种。今北地谓高粱之粘者为秫,秫亦胡秫。 、 陶渊明《和郭主簿》-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组词】
秫田、 秫酒、 秫蘖、 秫稻、 秫谷、 秫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