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9:24
“当刑而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遭受刑罚之后成为王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历了极大的困难或磨难之后,最终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或地位。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描绘主人公的奋斗历程,强调逆境中的成长和成功。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鼓励他人,说明即使面临困境,也有可能逆袭成功。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历史人物或社会现象,探讨逆境对个人或集体发展的影响。
同义词:
反义词:
“当刑而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逆境与成功的辩证看法。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和历史叙述中,成为描述个人奋斗和成功的重要表达方式。
在文化中,逆境被视为一种考验和磨练,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因此,“当刑而王”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积极的意义,鼓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最终取得成功。
这个成语给人以鼓舞和希望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在面对挑战时,这个成语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鼓励他们坚持到底。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见证过朋友在经历了职业上的重大挫折后,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当刑而王”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风雨兼程路,当刑而王心。磨砺出锋芒,终见彩虹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风雨中坚定前行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激励人心的旋律,如交响乐中的高潮部分,来增强“当刑而王”的情感表达。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om rags to riches”(从赤贫到富有),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逆境中的成长和成功。
“当刑而王”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逆境与成功的关系,它不仅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词汇,也是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的重要理念。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明白了坚持和努力的价值。
1.
【当】
主领;典领。
【引证】
扬雄《甘泉赋》-诏招摇与太阴兮,伏钩使当兵。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引证】
《左传·哀公八年》-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 《后汉书·刘虞传》-虞所赍赏,典当胡夷。 、 唐·白居易《自咏老身示家属》-走笔还诗债,中由衣当药钱。
【组词】
当衣服;他把房子当了
2.
【刑】
同本义。
【引证】
《易·蒙》。注:“兑折为刑。”-利用刑人。 、 《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刑人之父子也。 、 《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 、 《易·本命》-阴为刑。 、 《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阴将始刑。 、 《史记·项羽本纪》-刑人如恐不胜。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刑马作誓。 、 《史记》-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组词】
刑牛、 刑牲、 刑马
惩罚。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刑其长吏。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之当刑。 、 清·方苞《狱中杂记》-彼于刑者。 、 《孟子·梁惠王上》-从而刑之。
【组词】
刑吏、 刑民、 刑臣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