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1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16:57
没石饮羽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箭射入石头,连箭羽都没入不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射箭技艺非常高超,箭矢的力量极大,以至于箭羽都完全没入目标之中。
在文学作品中,没石饮羽 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武将的非凡箭术,如古代战争小说或历史记载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射箭技巧或描述某人技艺高超时可能会提及。
没石饮羽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射箭技艺描述。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有关于箭矢深入目标的描述,逐渐演变成这个成语。
在中国古代,射箭是一项重要的军事技能,也是士人的基本修养之一。因此,没石饮羽 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射箭技艺的重视和赞美。
这个成语给人以力量和精准的联想,让人感受到古代英雄的威武和技艺的高超。在使用时,可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在讨论古代战争或射箭比赛时,我曾使用过这个成语来形容参赛者的技艺。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英雄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写:“箭如流星划夜空,没石饮羽显神通。”
想象一支箭矢飞速射入石头,箭羽完全没入,这种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配合上箭矢破空的声音,可以增强这种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rrow piercing through stone”,但缺乏没石饮羽 这种形象和深度的描述。
没石饮羽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射箭技艺的高超,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这种技艺的重视。在现代,虽然不常使用,但在描述技艺或力量时,这个成语仍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文化价值。
汉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箭入石,箭翎也隐没不见。事见《史记·李将军列传》。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
3.
【饮】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引证】
《诗·大雅·公刘》-饮之食之,教之诲之。
【组词】
饮羊、 饮水、 饮马长江
用酒食款待。
【引证】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组词】
饮客、 饮劳
4.
【羽】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羽毛形,即鸟的长翎(líng)形。“羽”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羽”的字多与羽毛有关。本义:鸟毛,特指鸟的长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羽,鸟长毛也。象形。 、 《孔子家语·执辔》-羽虫三百六十,而凤为之长。 、 《周礼·舞师》-教羽舞。 、 《左传·隐公五年》-初献六羽。 、 《考工记·钟氏》-染羽。 、 《墨子·旗帜》-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
【组词】
羽葆鼓吹、 羽葆翠盖、 羽葆花旌、 羽仪廊庙、 羽旆、 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