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3:21
词汇“地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经过查询,发现“地腊”在古代*道教文化中有所提及,指的是农历十二月的别称,也是道教中的一个节日。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地腊”字面意思是指“大地的腊月”,在道教中特指农历十二月,是一个与祭祀和节日相关的词汇。
“地腊”一词源于古代道教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已不多见。
在**古代,地腊与道教的节日和祭祀活动紧密相关,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敬畏。
提及“地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祭祀场景、道教的神秘色彩,以及岁末的宁静与期待。
由于“地腊”在现代生活中不常见,个人应用场景有限,可能仅在研究或讨论古代文化时使用。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节日的诗歌时,可以这样使用:“地腊之夜,星辰闪烁,古老的祭祀声在风中回荡。”
结合古代祭祀的图片或道教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地腊”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地腊”的词汇,但其所代表的岁末祭祀和节日氛围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地腊”作为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道教文化和*传统节日具有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的深度。
1.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2.
【腊】
(形声。从肉,昔声。本义:干肉)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释器》-腊,脯也。 、 《曷·噬》-噬腊肉。 、 《穆天子传》。注:“干鱼。”-鱼腊。 、 《仪礼·有司彻》。注:“腊为庶羞。”-无腊与肤。 、 《晋书·谢安传》-布千匹,腊五百斤。
【组词】
腊肉、 腊人
晒干;制成干肉。
【引证】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组词】
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