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0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04:48
词汇“口钱”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确保全面理解这个词汇。
“口钱”字面意思是指每个人需要支付的钱,通常是指某种税费或费用,按照人头计算。这个词汇可能在某些地区或特定历史时期使用,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
由于“口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地区的方言中可能会有所提及。
“口钱”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的税收制度,其中按照家庭成员的数量(即“口”)来征收税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税收方式可能已经被其他更现代的税收方式所取代。
在某些农村或偏远地区,可能仍然存在类似“口钱”的收费方式,用于社区的维护和发展。这种收费方式反映了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责任。
对于一些人来说,“口钱”可能唤起对过去简单社区生活的怀念,而对于另一些人,它可能代表着一种负担或不公平的税收方式。
由于“口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遇到相关的情境。
在创作中,可以将“口钱”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社区的团结和每个人的责任。
由于“口钱”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强烈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按人头计算的税费或费用,但其名称和具体实施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口钱”作为一个特定且不常用的词汇,反映了历史上某些地区或社区的税收方式。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特定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的认识。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钱】
(形声。从金,戔(jiān)声。(jiǎn)本义:农具名,即铁铲。上古时期曾以农具作为交易媒介,其后铸造货币又仿其形为之,因此引申为货币、钱财)。
金属货币。特指铜钱。
【引证】
《说文解字》锴注-一曰货也。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府圜法,乃用泉,至秦废贝行钱。 、 《史记·平准书》。索隐:“本名泉,言货之如流泉也。”-龟贝金钱。 、 《国语·周语》。注:“钱者,金币之名,古曰泉,后转曰钱。”-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 、 《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 、 宋·欧阳修《归田录》-以钱覆其上。 、 、
【组词】
钱眼、 钱价、 钱范、 钱幕、 钱缗、 钱品、 钱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