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3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36:47
“狗眼看人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狗的眼睛看人时显得人很低。这个成语比喻人因为地位低或见识浅,看人或事物时带有偏见或轻视的态度。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更多地被用来批评那些带有偏见的行为。
在**文化中,狗有时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因此这个成语带有一定的贬义。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平等和尊重的追求,尤其是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平和歧视。它提醒人们要避免以貌取人,要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人因为地位或财富的不同而对他人持有偏见。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这种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不要让狗眼看人低,/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狗从高处俯视人的场景,这种视觉联想强化了成语的贬义。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抗议的旋律来表达这个成语的情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nobbish”或“elitist”,但这些词汇没有直接对应“狗眼看人低”的比喻意义。
“狗眼看人低”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它不仅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也提醒人们要保持谦逊和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对不公平行为的批评。
真是~,有什么了不起的。
1.
【狗】
(形声。从犬,句(gōu)声。本义:犬。原指小犬。后为狗犬的通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狗,犬也。大者为犬,小者为狗。 、 《易·说卦传》-艮为狗。 、 《春秋·考异郵》。注:“狗,斗之精所生也。”-故斗运狗三月而生也。 、 《史记·秦本纪》-以狗御蛊。 、 《礼记·曲礼上》。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
2.
【眼】
(形声。从目,艮(gèn)声。本义:眼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眼,目也。 、 《释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 、 《易·说卦》-巽为多白眼。 、 《庄子·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3.
【看】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手”字的变形,下面是“目”,意思是用手遮住眼睛远望。本义:用手加额遮目而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看,睎也。(睎,望也。) 、 李白《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
【组词】
这棵雅致的常青树很好看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5. 【低】 (形声。从人,氐(dǐ)声。本义:下,与“高”相对)。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