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3:07
词汇“消靡”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误拼或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假设“消靡”是一个组合词,由“消”和“靡”组成。以下是对这个假设词汇的分析:
结合这两个字,我们可以推测“消靡”可能意味着某种东西的消失或不再流行。
由于“消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是由“消”和“靡”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某种状态的结束或不再存在。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消靡”可能用来描述传统、习俗或文化的消失,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讨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时使用“消靡”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消靡”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岁月如梭,风华消靡,
古道西风,残阳如血。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通过对“消靡”这个假设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描述事物消失或不再流行时的潜在用途。尽管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的语境和文学创作中,它可以提供一种富有情感和联想的表达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靡】
(形声。从非,麻声(mǐ)。本义:无;没有)。
同本义 。
【引证】
《尔雅》-靡,无也。 、 《诗·小雅·采薇》-靡室靡家。 、 《诗·邶风·泉水》-靡日不思。 、 《战国策·秦策》-靡不有初。 、 《聊斋志异·促织》-靡计不施。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靡不毕现。
【组词】
靡有孑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