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2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24:06
消除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去除、消灭或使某事物不复存在。它可以用于物理实体,如消除垃圾,也可以用于抽象概念,如消除疑虑或消除贫困。
“消除”一词源于古汉语,由“消”和“除”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消”常指消散、消失,“除”指去除、清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消除”。
在社会发展中,“消除”常与进步和改善联系在一起。例如,消除贫困、消除歧视等,都是社会追求公平和正义的目标。
“消除”一词常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因为它通常与解决问题和改善状况相关联。它让人联想到清晰、简洁和无障碍的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消除”来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通过**消除工作压力,或通过沟通消除家庭矛盾。
在诗歌中,可以将“消除”融入到描述自然美景的诗句中,如:
晨露轻吻叶尖, 阳光消除夜的阴霾, 新的一天,万物复苏。
在英语中,“消除”可以对应为“eliminate”或“remove”。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词汇不同,但消除负面影响和追求积极变化的目标是普遍的。
“消除”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和领域。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去除,也涵盖了心理和情感上的解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消除”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意图和情感。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