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0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01:44
卵与石斗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鸡蛋去碰石头”,比喻用弱小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力量,结果必然是自取灭亡。这个成语强调了力量悬殊和不可抗衡的对比。
在文学作品中,卵与石斗 常用来形容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行为,如古代诗词中描述的忠臣义士对抗暴政的情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劝诫他人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或者形容某人的行为愚蠢。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政治分析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战略上的劣势。
卵与石斗 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外物》:“以卵投石,石虽不毁,卵必碎矣。”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力量对比的悬殊,后来演变成成语,广泛应用于汉语中。
在传统文化中,卵与石斗 常被用来警示人们要审时度势,不要盲目行动。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于智慧和策略的重视,强调在面对困难时要善于变通和选择合适的策略。
这个成语给人以悲壮和无奈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形象,以及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和无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劝告朋友不要在工作中与上司硬碰硬,而是应该寻找更智慧的解决办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英雄泪,卵与石斗,岁月长河中,谁记那渺小的梦?”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脆弱的鸡蛋与坚硬的石头相撞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鸡蛋破碎的声音,这些都强化了成语的意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flogging a dead horse”或“pitting oneself against the impossibl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无力感和不自量力的意味。
卵与石斗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力量对比的现实,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理性分析,寻找最合适的应对策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了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卵与石斗,麋碎无疑;动而有悔,出不得时。
1.
【卵】
(象形。小篆字形像卵。本义:卵子,特指蛋)。
蛋。
【引证】
《说文》-卵,凡物无乳者卵生。 、 《国语·鲁语》。注:“未孚曰卵。”-鸟翼鷇卵。 、 《史记·龟策传》。索隐:“鸡子也。”-梁卵焍黄。 、 《礼记·内则》-濡鱼卵酱。 、 《论衡》-卵壳孕而雌雄生。 、 《荀子·劝学》-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组词】
卵袋、 卵清、 卵用鸡
2. 【与】
3.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
4.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