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3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33:12
(形声。从申,昜(yáng)声。本义:畅通,无阻碍)。
同本义。
【引证】
《韩非子·说林上》-登台四望,三面皆畅。 、 《易·坤》-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
【组词】
通畅、 顺畅
舒畅。
【引证】
《庄子·则阳》-旧国旧都,望之畅然。 、 《礼记·乐记》-感条畅之气。 、 《文选·张衡·西京赋》-美声畅于虞氏。
【组词】
宽畅、 酣畅
茂盛。
【引证】
《孟子·滕文公上》-草木畅茂。
正;极;甚。
【引证】
《董西厢》-青衫忒离俗,栽得畅可体。
【组词】
畅好
《诗经·小雅·车辖》:“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畅:指马奔驰自如。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畅:指言论无阻,表达自如。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畅:指技艺熟练,运用自如。
《文心雕龙·神思》:“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畅:指思路开阔,文思泉涌。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律,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 畅:指情感流露,心境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