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3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36:19
(形声。从言,乍声。从言,说明与言论有关。本义:欺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诈,欺也。 、 《尔雅》-诈,伪也。 、 《荀子·脩身》-匿行曰诈。 、 《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 、 《吕氏春秋·义赏》-繁战之君,不足于诈。 、 《吕氏春秋·务本》-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 《聊斋志异·狼三则》-禽兽之变诈。
【组词】
诈端、 诈掯、 诈哄、 诈伪、 诈力、 诈人
假装;冒充。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诈自称公子。 、 、 《资治通鉴》-诈云欲降。
【组词】
诈酒三分醉、 诈使命、 诈允、 诈狂、 诈死、 诈痴不颠
用语言试探,诱使对方露真情。
【引证】
《红楼梦》-谁不知道李十太爷是能事的!把我一诈,就吓毛了!
【组词】
他是拿话诈我
体面;俊俏。
【引证】
《西厢记》-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着云雨会巫峡。
矜夸;神气。
【引证】
元·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只待要弄柳拈花,马儿上扭捏着身子儿诈。
不诚实;虚伪。
【引证】
贾谊《过秦论》-先诈力而后仁义。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郑伯诈之,与之盟。”
《红楼梦》第五回:“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谁知他此时已与宝玉有诈。”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周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孔明久居隆中,必知地理。’孔明诈曰:‘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