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3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36:00
枯耘伤岁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因为过度耕作而导致土地贫瘠,从而伤害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年岁的收成”。这个成语比喻过度努力或操劳不仅无益,反而会损害结果。
在文学作品中,枯耘伤岁 常用来批评那些不懂得适度,过度追求完美或效率的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劝告他人不要过度工作或操心,以免适得其反。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资源管理和工作效率的问题。
同义词: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反义词:恰到好处、适度为宜
枯耘伤岁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农业实践和哲学思想。古人观察到过度耕作会导致土地贫瘠,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对适度原则的推崇。
在传统文化中,枯耘伤岁** 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即凡事都要适度,不可过度。这种思想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如教育、管理、养生等方面。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警示的感觉,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考虑后果,避免因小失大。它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平衡和人类行为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劝告朋友不要过度工作,要注意休息和健康,以免身体受损。
在诗歌中,可以将 枯耘伤岁 融入描述自然和人生的诗句中,如:“春风不度玉门关,枯耘伤岁人自闲。”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因过度耕作而贫瘠的土地,或者一段描述过度劳累后疲惫不堪的人的音乐。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too much of a good thing”来表达,意指好事过度也会变成坏事。
枯耘伤岁 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适度原则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行为的分寸,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
【枯】
(形声。从木,古声。本义:枯槁,草木干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枯,槁木也。 、 《礼记·月令》-草木蚤枯。 、 白居易《赋得古草原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唐·王维《观猎》-草枯鹰眼疾。 、 《资治通鉴》-载燥荻枯柴。 、 [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菀枯顷刻。 、 宋·沈括《梦溪笔谈》-八月禾未枯。
【组词】
枯荣、 枯凋、 枯索、 枯梧、 枯鱼、 枯腊
2.
【耘】
(形声。从耒(lěi),云声。本义:除草)。
同本义。
【引证】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植杖而耘耔。
【组词】
耘艾、 耘耔、 耘治、 耘爪、 耘秽、 耘籽
3.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4.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岁,木星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
【组词】
岁君、 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