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3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33:52
词汇“宵人”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宵”通常指夜晚,“人”指个体或人类。因此,“宵人”可以理解为“夜晚的人”或“夜行者”。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我们需要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
“宵人”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夜晚活动的人,可能指的是夜班工作者、夜游者、夜行性动物观察者等。
由于“宵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这个词来营造一种神秘或不寻常的氛围。
由于“宵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宵”和“人”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某些文化中,夜晚可能被视为神秘或危险的时段,因此“宵人”可能带有一定的神秘或危险色彩。
“宵人”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神秘或不寻常的活动,可能带有一种探险或冒险的情感。
由于“宵人”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场景有限。可能在一些特定的社交圈子或爱好夜间活动的人群中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宵人”来描绘夜晚的景象:
宵人漫步在寂静的街道,
月光下,影子拉得长长。
城市的喧嚣已沉睡,
唯有宵人,独享夜的宁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孤独的身影在夜晚的街道上行走,背景是昏黄的路灯和模糊的建筑轮廓。听觉上,可能是夜晚的虫鸣或远处车辆的低沉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宵人”的词汇,但可能有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night owl”(夜猫子)。
“宵人”作为一个不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表达和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尽管它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文学或创意写作中,它可以成为一个有趣的元素。
1.
【宵】
(形声。从宀(mián),肖声。从“门”表夜间昏暗。本义:夜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宵,夜也。 、 《书·尧典》-宵中星。 、 《周礼·司寤氏》-禁宵行者。 、 《淮南子·精神》。注:“长夜之中也。”-甘暝太宵之长。 、 《尔雅·释鸟》。樊注:“夜为农驱兽者也。”-宵扈宵。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宵。 、 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组词】
宵烟、 宵宿、 宵夕、 宵中、 宵分、 宵行、 宵征、 宵朗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