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47:12
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
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瞓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阳发其华,归根复命,阴结其根也。
1. 【瞓】 方言,睡:“眼~鬼,眼~神,请你保佑安人听朝死,等我早眠晏起好成人。”。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
3.
【盎】
(形声。从皿,央声。本义: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盎,盆也。 、 《尔雅》-盎谓之缶。 、 《乐府诗集·东门行》-盎中无斗米储。
【组词】
盎盂相敲
4.
【背】
(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背,脊也。 、 《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 、 《史记·梁孝王世家》-牛足出背上。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明·魏学洢《核舟记》-左手抚鲁直背。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不呼则杖其背。
【组词】
芒刺在背;背袋、 背花、 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