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2:15
“债负”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债务负担,即个人或组织所欠的债务总额。它强调了债务带来的压力和负担,通常用于描述财务状况不佳或债务累积过多的情况。
“债负”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债”指债务,“负”指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债务带来的压力和负担,特别是在现代金融和法律语境中。
在许多文化中,债务被视为一种负面的事物,因为它可能导致个人或家庭的财务困境。因此,“债负”常常与贫困、压力和困境联系在一起。
“债负”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财务困境、压力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引起焦虑和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目睹朋友因为过度借贷而陷入债负,这给他们的心理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个经历让我更加重视财务规划和理性消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债负”:
债负如山,压弯了脊梁,
每一分钱,都是沉重的负担。
梦想被债务吞噬,
希望在债负中消逝。
在不同语言中,“债负”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含义都是指债务带来的负担。例如,在英语中,可以用“debt burden”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债负”这个词在描述财务困境和压力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是一个金融术语,也是一个能够引起情感共鸣的词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债负”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债务相关的话题。
1.
【债】
(形声。从人,责声。本作“责”,“债”为后起字。本义:欠别人的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债,债负也。 、 《汉书·论贵粟疏》-于是有买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组词】
债壳子、 债赖、 债累、 债桩、 内债、 外债、 公债、 举债、 背债
2.
【负】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 、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 汉·贾谊《治安策》-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守自负年德,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