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5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57:07
“宝柱”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种象征性的柱子,它可能代表着稳固、尊贵或者重要。字面意思是指珍贵的柱子,通常用于比喻或象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宝柱”可能被用来形容宫殿、庙宇或其他重要建筑中的柱子,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在专业领域,如建筑学中,它可能指代某种特殊设计的柱子,具有特定的功能和美学价值。
“宝柱”这个词源自古汉语,其中“宝”字常用来形容珍贵或有价值的东西,“柱”则是建筑中的支撑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比喻那些在社会、组织或家庭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人或物。
在**传统文化中,柱子常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如支撑天地、连接人间与神界等。因此,“宝柱”在文化上可能与稳固、尊贵和神圣等概念相关联。
“宝柱”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坚固、可靠和重要的事物。它可能激发人们对稳定和安全的渴望,也可能让人想到那些在社会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人物。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某人在家庭或工作中扮演着“宝柱”的角色,那么他或她可能被视为家庭的支持者或团队的领导者,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期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宝柱般坚定,支撑着希望的天空,不畏风雨,不惧时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庙宇中的宝柱,雕刻精美,历经沧桑。结合音乐,可以想象一段庄严的古典音乐,与宝柱的稳固和尊贵相呼应。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pillar”(英语中的柱子,也常用来比喻支撑结构),它们在象征意义上可能有相似之处,但也反映了各自文化的独特性。
“宝柱”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指代实际的柱子,还常常被用来比喻那些在社会、组织或家庭中起着关键作用的人或物。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情感上的深层含义。
1.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
2.
【柱】
(形声。从木,主声。本义:屋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柱,楹也。 、 《仪礼·丧服》。注:“所谓梁闇。”-剪屏柱楣。 、 《书·禹贡》-东至于底柱。 、 《庄子·人间世》-散木也,…以为柱则蠹。 、 《战国策·燕策》-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柱。 、 唐·李朝威《柳毅传》-柱以白璧。
【组词】
柱磉石、 铜柱;楣柱;柱桷、 柱梁、 柱栋、 柱极、 柱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