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0:03
词汇“捷慑”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的含义来分析这个词汇,假设“捷慑”是由“捷”和“慑”两个字组合而成,可能意味着“迅速且令人畏惧”或“快速地使人感到害怕”。
由于“捷慑”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但如果假设它是一个新造词,可能是由“捷”和“慑”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表达快速和威慑的结合。
在强调速度和力量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捷慑”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迅速且具有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由于“捷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强调速度和力量的环境中,可能会用它来形容某人的表现。
在诗歌中,可以用“捷慑”来形容自然界的现象,如:“风暴捷慑大地,雷鸣震撼人心。”
由于“捷慑”不是一个标准词汇,跨文化比较不适用。但如果要找一个类似的表达,可能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词汇组合,用来形容快速和威慑。
尽管“捷慑”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展示了汉语词汇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可以有效地传达快速和威慑的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
1.
【捷】
(形声。从手,疌(jié)声。本义:战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捷,猎也。军获得也。 、 《谷梁传》-军得曰捷。 、 《春秋·庄公三十一年》-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2.
【慑】
(形声。从心,聂声。本义:恐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慑,失气也。 、 《礼记·乐记》。注:“犹恐惧也。”-柔气不慑。 、 《礼记·曲礼》。注:“犹怯惑也。”-则志不慑。 、 《荀子·礼论》-不至于隘慑伤生。 、 邵长蘅《阎典史传》-贼连毙者三,气慑,扬帆去。 、 宋·苏轼《教战守》-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
【组词】
慑怯、 慑气、 慑息、 慑慑、 慑惮、 慑怖、 慑畏、 慑愕、 慑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