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7:12
熟梅天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成熟的梅子时节的天气”。在**,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初夏时节,特别是梅子成熟的时候,天气多变,湿度大,常常伴有阵雨或雷雨,这种天气现象在江南地区尤为常见。
在文学作品中,“熟梅天”常被用来描绘江南初夏的景象,如杜甫的《梅雨》诗中就有“熟梅天气半阴晴”的描述。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熟梅天”来形容那种湿热、多雨的天气。在气象学或农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季节的气候特征。
同义词:梅雨季、黄梅天 反义词:干爽天、晴朗日
同义词“梅雨季”和“黄梅天”都指的是类似的季节和天气特征,但“熟梅天”更侧重于梅子成熟的时节。反义词则指的是与湿热、多雨天气相对的干燥、晴朗的天气。
“熟梅天”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对季节和天气的观察,特别是江南地区对梅雨季节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用以描述特定的气候现象。
在**文化中,梅子象征着坚韧和清雅,因此“熟梅天”不仅仅是一个描述天气的词汇,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反映了江南地区特有的气候和农业生产的特点。
对于许多人来说,“熟梅天”可能会唤起对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悠闲生活的向往。同时,由于这种天气常常伴随着不适感,也可能引起一些负面的情感反应,如烦躁和不安。
在我的生活中,每当提到“熟梅天”,我就会想起小时候在江南的祖父母家,那里的梅子树在熟梅天时总是挂满了成熟的梅子,空气中弥漫着梅子的香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熟梅天”:
熟梅天里雨纷纷, 江南水乡梦依依。 梅子香中寻旧影, 一帘幽梦入心扉。
在视觉上,“熟梅天”可能让人联想到绿意盎然的梅树,挂满果实的景象,以及细雨蒙蒙的江南水乡。在听觉上,可能是雨滴敲打在瓦片上的声音,或是远处雷声的轰鸣。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熟梅天”的词汇,但类似的气候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描述,如日本的“梅雨”(つゆ)季节。
通过对“熟梅天”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的丰富内涵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特定的天气现象,还承载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描绘场景。
1.
【熟】
(形声。从火,孰(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礼运》。疏:“谓烹煮。”-熟治万物。 、 《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
【组词】
熟末、 熟切店、 熟水、 熟献
2.
【梅】
(形声。从木,每声。本义:楠木)。
同本义。
【引证】
《山海经·中山经》-其木多梅梓。 、 《诗·秦风·终南》-有条有梅。 、 《诗·陈风·墓门》。按,子青不可食。-墓门有梅。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