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0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0:20
词汇“[改行]”在中文语境中通常指的是文本或印刷材料中的换行操作,即从一个字或词的末尾移动到下一行的开头。这个词汇在计算机编程、文本编辑和排版领域尤为常见。
“改行”字面意思是指改变当前行的位置,移动到下一行。在计算机术语中,它通常与“换行符”(newline character)或“回车符”(carriage return)相关联,这些符号用于指示文本中的换行位置。
“改行”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保持一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个词汇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得到了新的应用和解释。
在数字时代,“改行”在文本编辑和编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它不仅是文本格式化的基础,也是确保信息准确传递的关键。
对于程序员和编辑来说,“改行”可能是一个日常操作,但在某些情况下,错误的改行可能导致程序错误或排版混乱,从而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在编写电子邮件或文档时,我经常需要使用“改行”来确保文本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在诗歌创作中,巧妙地使用“改行”可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在视觉上,“改行”可以联想到文本从一行平滑过渡到下一行的视觉效果。在听觉上,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打字机或键盘敲击的声音。
在英语中,“改行”通常对应“line break”或“newline”,在不同的编程语言中,换行符的表示方法也有所不同。
“改行”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无论是在文本编辑、编程还是日常书写中,正确使用改行可以显著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专业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掌握“改行”的正确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1.
【改】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改,更也。 、 《诗·郑风·缁文》-敝予又改为兮。 、 《公羊传·庄公三年》-盖改葬也。 、 《论语·雍也》-回也不改其乐。 、 《仪礼·乡射礼》。注:“更也。”-改取一个挟之。 、 《仪礼·士相见礼》-改居则请退可也。 、 《国语·鲁语下》-执政未改。 、 《楚辞·九章·怀沙》-前图未改。 、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组词】
改容加饰、 改适、 改教、 改律、 改视、 改节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