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0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06:46
“六畜兴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都繁衍兴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农业生产繁荣,家畜养殖业发达,家庭或地区经济状况良好。
在文学作品中,“六畜兴旺”常用来描绘田园生活的繁荣景象,如在古诗文中形容农村的富饶和安宁。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祝福某人家庭幸福,经济富裕。在专业领域,如农业经济学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地区的畜牧业发展状况。
同义词“家畜繁盛”和“畜牧业发达”都强调了家畜的数量和质量,而反义词则反映了家畜数量减少和畜牧业的不景气。
“六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指的是古代六种主要家畜。随着时间的推移,“六畜兴旺”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成语,用来形容农业和畜牧业的繁荣。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因此“六畜兴旺”不仅代表了经济的繁荣,也象征着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幸福。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繁荣的联想,让人想到丰收的田野和幸福的家庭生活。
在**的农村,每当春节或其他重要节日,人们常常用“六畜兴旺”来互相祝福,希望新的一年家庭经济更加繁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过绿野,六畜兴旺,田园诗篇,绘就人间天堂。”
想象一幅画面:广阔的田野上,牛羊成群,鸡犬相闻,这样的场景给人以宁静和繁荣的视觉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 livestock thriving”或“animal husbandry flourishing”也有类似的含义。
“六畜兴旺”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经济状况,也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的过程中,了解这样的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猪为首,五谷丰登粮领先。
1.
【六】
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引证】
《春秋》-秋,楚人灭六。
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引证】
《汉书》-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都六。
2.
【畜】
饲养。
【引证】
《礼记·曲礼》-畜鸟者则勿佛也。 、 《楚辞·大招》-畜鸾皇只。 、 《徐霞客游记》-则架竹为巢,下畜牛羊豕。
【组词】
畜置
养育。
【引证】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天下谁畜之。 、 《孟子·梁惠王上》-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 、 《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畜我,复我邦家。
【组词】
畜爱
3.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4.
【旺】
(形声。从日,王声。本义:光美) 日晕。
【引证】
《玉篇》-旺,日晕。
火势炽烈。
【引证】
《老残游记》-翠环道:“屋里火盆旺着呢!快向屋里烘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