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9:18
词汇“猥拙”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由两个字组成:“猥”和“拙”。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猥拙”可以理解为行为既不正当又不灵巧,或者指某人的行为举止既粗俗又笨拙。
由于“猥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些人的行为或态度。
“猥”和“拙”都是古汉语词汇,它们的现代意义与古代意义基本一致。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的“猥拙”并没有成为一个常用的复合词。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通常追求文雅和高尚的行为,因此“猥拙”这样的词汇往往带有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
提到“猥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不受欢迎的、令人不悦的行为,给人带来负面的情感反应。
由于“猥拙”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猥拙”用于描绘一个角色的负面特征,例如在小说中描述一个不受欢迎的角色:“他的猥拙行为在聚会上引起了众人的反感。”
由于“猥拙”带有负面含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些不愉快的场景,如粗鲁的行为或不协调的动作。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猥拙”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汇,用来形容那些既不正当又不灵巧的行为。由于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们在日常交流中很少会用到它。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背景。
1.
【猥】
(形声。从犬,畏声。本义:狗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猥,犬吠声。
许多,众多。
【引证】
《管子·八观》。注:“众也。”-以人猥计其野。 、 《长笛赋》。注:“多也。”-山水猥至。
【组词】
猥多、 猥盛、 猥众、 猥滥、 猥集、 猥闶
2.
【拙】
(形声。从手,出声。本义:笨拙,不灵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拙,不巧也。 、 《广雅》-拙,钝也。 、 《墨子·贵义》-不利于人谓之拙。 、 《书·盘庚》-予亦拙谋。 、 《离骚》-理弱而媒拙兮。 、 《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 《抱朴子》-每动作而受嗤,言发口而违理者,拙人也。 、 《史记·货殖列传》-拙者不足。 、 《楚辞·离骚》-理弱而媒兮,恐导言之不固。 、 唐·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 《红楼梦》-姐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作伴,也可解些烦闷。
【组词】
性拙、 拙行、 拙诚、 拙鸠、 拙薄、 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