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2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29:43
词汇“属城”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属”通常指属于、隶属,而“城”则指城市或城池。因此,“属城”可以理解为隶属于某个更大的行政区划或政治实体的城市。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一假设含义进行。
“属城”可以解释为隶属于某个更大行政区划或政治实体的城市。它可能用于描述一个城市在其行政体系中的地位,例如隶属于某个省、州或国家。
在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中,“属城”可能用于描述某个城市在古代行政体系中的地位。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历史学、考古学或地方志的文献中。
由于“属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属”和“城”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描述城市的隶属关系。
在古代**,城市的隶属关系对于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重要影响。一个城市作为属城,可能意味着它在行政、军事和财政上受到上级行政区的控制。
对于历史爱好者或学者,“属城”可能唤起对古代行政体系和城市发展的好奇和兴趣。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个词汇可能显得较为陌生和抽象。
由于“属城”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它更多出现在专业学术讨论中。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属城”来描述某个城市的历史地位和角色,增加作品的历史感和深度。
结合古代城市的地图或建筑图片,可以更好地理解“属城”的概念。听觉上,可能联想到古代战争的号角声或城市的喧嚣。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属城”的词汇,但类似的行政隶属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属城”作为一个不太常用的词汇,主要在历史和学术语境中出现。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城市的行政结构和文化背景。在现代汉语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的使用场景较为有限,但在特定领域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1.
【属】
继续;连接(侧重于互相衔接)。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亡国破家相随属。 、 《史记·魏公子列传》-冠盖相属。 、 《水经注·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络绎相属。
【组词】
属纩、 属界、 属连、 属志、 属引、 属文、 属读、 属聚、 属丝、 属好、 属怨、 前后相属
缀辑;撰写。
【引证】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属草稿未定。 、 《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
【组词】
属文、 属辞、 属书、 属对、 属缀、 属稿、 属诗
2.
【城】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
【引证】
《说文》-城,所以盛民也。 、 《礼记·礼运》-城郭沟池以为固。 、 《史记·田单列传》-使老弱女子乘城。 、 《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百雉而城。 、 《谷梁传·隐公七年》-城为保民为之也。 、 《墨子·七患》-城者,可以自守也。 、 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组词】
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 城曲、 城铺、 城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