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4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48:25
天吏:字面意思是指天上的官吏,通常用来比喻那些地位显赫、权力极大的人物,或者指那些行为公正、无私的官员。在古代文学中,天吏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被天命所选,执行天意的官员。
天吏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早见于《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从字面上的“天上的官吏”演变为比喻意义上的“权力极大的官员”或“执行天意的官员”。
在**古代社会,天吏的概念与天命思想紧密相关,认为君王和官员的权力是天意所赋予的,因此他们应当公正无私地执行天意。这种思想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着官员的行为和民众的观念。
天吏一词给人以庄严、神圣的感觉,联想到的是权威、正义和无私。它可能激发人们对公正和正义的向往,也可能让人感受到权力的沉重和责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天吏这个词,但如果需要形容一个权力极大、地位显赫的人物,或者一个行为公正无私的官员,这个词会是一个很有力的表达。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天吏下凡尘,
执掌人间事。
公正无私心,
万民仰望之。
天吏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官员的服饰,如官帽、官袍,以及古代宫廷的庄严氛围。在音乐上,可能联想到庄重的古典音乐,如古琴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ivine Right”(神授权利),用来形容君王的权力是神所赋予的。虽然具体词汇不同,但都体现了权力来源的神圣性。
天吏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权威、正义和无私。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使用频率可能不高,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象征意义仍然值得我们深入学*和理解。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吏】
(会意。甲骨文。从手(又),从中。以手持中。有人认为中为笔。“吏”、“事”、“使”古同字。本义:官吏)。
官员的通称。汉以后,指低级官员或吏卒。
【引证】
《说文》-吏,治人者也。 、 《汉书·景帝纪》-吏者,名之师也。 、 《汉书·惠帝纪》-吏所以治民也。 、 《管子·朋法》-吏者,民之所悬命也。 、 《左传·成公二年》。注:“二三公也。”-王使委于三吏。 、 《国语·周语》-百吏庶民。 、 《战国策·齐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 《韩诗外传》-据法守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 方苞《狱中杂记》-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
【组词】
吏势、 吏议、 吏司、 吏兵、 吏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