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2:4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2:48:06
声价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某人或某物的名声和价值。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或事物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评价,尤其是在文化、艺术、学术等领域中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声价 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声”和“价”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声”指名声,“价”指价值,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名声和价值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艺术领域,也扩展到商业、学术等多个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声价往往与个人的德行和成就紧密相关。一个有高声价的人通常被认为是社会的楷模,其言行举止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在现代社会,声价也与个人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紧密相连。
声价 这个词给人一种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成功、尊重和认可,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责任和期望,即高声价的人或事物应当保持其高标准和高质量。
在个人经历中,声价可能体现在职业发展中。例如,一个专业人士通过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声誉,从而在职场上获得更高的声价和更好的机会。
在诗歌中,声价可以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历史遗迹的庄严,如:
山川声价高,历史长河中, 古迹巍峨立,世人皆仰望。
声价 这个词可以让人联想到高耸的建筑、庄严的音乐会或珍贵的艺术品。视觉上,它可能与宏伟的宫殿或博物馆中的珍贵展品相关联;听觉上,它可能与古典音乐会中的交响乐或歌剧中的咏叹调相关联。
在英语中,声价 可以对应词汇如 prestige 或 reputation。这些词汇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含义,即描述一个人或事物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
声价 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个人或事物的名声和价值,还反映了社会对其的评价和期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声价这个词对于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至关重要。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个词的用法,并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
1.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
2.
【价】
用于句尾,相当于“的”、“似的”。
【引证】
《水浒全传》-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那尊金刚从台基上倒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