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41: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41:26
词汇“旌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主要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历史语境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旌铭”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旌铭”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旌”和“铭”。
在文学作品中,“旌铭”常用于描述古代战争或重大**中,对英雄或功绩的表彰。在口语中几乎不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书籍、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学创作中。
“旌铭”一词源自古代汉语,主要在古代文献中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在古代,旌铭是一种重要的纪念方式,常用于表彰战争中的英雄或记录重大。它体现了古代社会对荣誉和历史的重视。
提到“旌铭”,我联想到古代战场上飘扬的旗帜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感受到一种庄严和历史的厚重感。
在现代生活中,“旌铭”这个词汇很少直接使用,但在阅读古代文献或参与历史研究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可以使用“旌铭”来增添历史的氛围:
战鼓声中,旌旗飘扬,
旌铭刻下,英魂永存。
想象一幅画面:古代战场上,旌旗飘扬,士兵们奋勇作战,旌铭上的文字在阳光下闪耀。这种场景带来一种庄严和悲壮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纪念方式可能通过不同的形式体现,如西方的纪念碑或雕像。
“旌铭”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着古代社会对荣誉和历史的尊重。了解和学*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1.
【旌】
(形声。本义:古代用牦牛尾或兼五采羽毛饰竿头的旗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旌,游车载旌析羽。 、 《礼记·明堂位》-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 、 《国语·吴语》-建旌提鼓。
【组词】
旌旄、 旌羽
2.
【铭】
(形声。从金,名声。从金,与钟鼎器物有关。本义:在器物上雕刻文字)。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祭统》-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 、 《礼记·檀弓》-铭,明旌也。 、 《周礼·司勋》。注:“铭之言名也。”-铭书于王之大常。 、 《字林》-名,题勒也。 、 《国语·晋语》。注:“刻器曰铭。”-其铭有之。 、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三》-铭功会稽岭。
【组词】
铭功、 铭戒、 铭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