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3:41
“挑挑拣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众多物品中挑选、选择,通常带有挑剔、不轻易满意的意味。它强调在选择过程中的仔细和挑剔,往往意味着对物品的质量或特性有较高的要求。
在文学作品中,“挑挑拣拣”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挑剔、苛刻或精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购物时的行为,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选择态度。在专业领域,如商业谈判或采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对供应商或产品的严格筛选。
“挑挑拣拣”这个词汇源自民间口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在中国文化中,“挑挑拣拣”有时被视为一种负面的行为,因为它可能暗示着对他人或物品的不尊重。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购物或招聘,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合理和必要的。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谨慎和细致。它让我联想到在选择过程中的认真态度和对质量的重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购买电子产品时挑挑拣拣,最终选择了一款性价比高的产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时间的书架上,我挑挑拣拣,寻找那本最触动心灵的诗篇。”
视觉上,我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市场上仔细挑选水果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市场中的喧嚣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ick and choose”,但“挑挑拣拣”更强调选择过程中的细致和挑剔。
“挑挑拣拣”这个词汇在描述选择过程中的细致和挑剔时非常有用。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常见,也在文学和专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
她~一大堆东西。
1.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
2.
【挑】
(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挑拨,挑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挑,挠也。 、 《庄子·太宗师》-挠挑无极。 、 《汉书·高帝纪》-汉王欲挑战。 、 《史记·司马相如传》-故相如以琴心挑之。 、 《文选·枚乘·七发》。注:“窕当为挑。史记曰:‘目挑心招’。张晏汉书注曰:‘挑,娆也。’”-目窕心与。 、 《列子·杨朱》-媒而挑之。
【组词】
挑三豁四、 挑头子、 挑眼、 挑茶斡刺、 挑缀、 挑拨弄火、 挑引、 挑泛、 挑招、 挑狎、 挑情、 挑发、 挑谑
3.
【拣】
(形声。从手,柬声。“柬”亦兼表字义。本义:挑选,选择)。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揀,择也。
【组词】
拣人、 拣换、 拣口儿、 拣发、 拣有头发的抓
4.
【拣】
(形声。从手,柬声。“柬”亦兼表字义。本义:挑选,选择)。
同本义。
【引证】
《广雅》-揀,择也。
【组词】
拣人、 拣换、 拣口儿、 拣发、 拣有头发的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