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2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23:29
“清寒”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清澈而寒冷,通常用来形容环境或氛围的清新和冷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人的生活状态简单朴素,没有奢华,也可以形容人的性格清高、不世俗。
“清寒”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清”和“寒”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清澈和寒冷。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自然环境和人的生活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不仅限于形容环境,也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和生活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清寒”常常与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相联系,被视为一种高洁的品质。许多古代文人都以清寒自居,认为这是一种远离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表现。
“清寒”这个词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丝冷冽和孤独。它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山间的清风,以及那些追求简单生活的人们。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在一个偏远的山区度过了一个夏天,那里的空气清寒而清新,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清寒”:
晨曦微露,山谷清寒,
露珠闪烁,如诗如画。
心灵澄澈,远离尘嚣,
在这清寒中,我找到了宁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清晨山谷的画面,空气中弥漫着清寒的气息,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冷冽的氛围。
在英语中,“清寒”可以对应为“chilly and fresh”或“austere”,前者更多形容环境,后者则形容人的生活状态或性格。
通过对“清寒”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这个词不仅形容了自然环境的清新和冷冽,也反映了人们追求简单、高洁生活的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让我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寒】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寒,冻也。 、 《列子·汤问》注-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 《易·说卦》-乾为寒。 、 《左传·哀公十二年》-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 、 《左传·昭公四年》-以享司寒。 、 《吕氏春秋·有始》-北方曰寒风。 、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庄子·德充符》-饥渴寒暑,是事之变。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寒光照铁衣。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凄神寒骨。 、 唐·白居易《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寒肃、 寒悄、 寒衾、 寒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