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2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26:06
烟墩帽:烟墩帽是一种传统的**帽子,尤其在明清时期流行。它的特点是帽顶高耸,形似烟囱或烟墩,因此得名。这种帽子通常由丝绸或棉布制成,有时还会装饰有金银线或珠宝。
文学: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烟墩帽常被用来描绘贵族或官员的形象,象征着地位和权力。 口语:在现代口语中,烟墩帽可能不太常见,但在讨论历史文化或古装剧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服装设计或历史研究领域,烟墩帽可能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探讨其设计、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
同义词:高顶帽、官帽 反义词:平顶帽、便帽
词源:烟墩帽的名称来源于其形状,类似于烟囱或烟墩。 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烟墩帽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传统节日或特殊场合仍可见到。
文化意义:烟墩帽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尊贵和权威,常与官员或贵族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社会影响**:在现代社会,烟墩帽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被保留和传承。
情感反应:烟墩帽给人一种古典、庄重的感觉,可能会唤起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联想:想到烟墩帽,可能会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官员形象,或是古代宫廷的场景。
经历或故事:在一次历史展览中,我亲眼见到了一顶保存完好的烟墩帽,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烟墩帽高耸入云,
金银线绣显尊荣。
一顶官帽传千古,
历史长河中留名。
视觉联想:想象一顶烟墩帽,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华丽场景,或是古装剧中的经典造型。 听觉联想:提到烟墩帽,可能会联想到古装剧中的背景音乐,或是古代宫廷的钟声。
比较: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帽子可能是18世纪的假发和高顶帽,但在形状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总结:烟墩帽作为一种传统的帽子,不仅具有独特的设计和工艺,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在现代社会,它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被保留和传承,对于了解和研究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反思:通过学*和分析烟墩帽,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词汇在表达和传承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1.
【烟】
(形声。从火,因声。本义:物质因燃烧而产生的气体)。
同本义。
【引证】
陆机《连珠》-火壮则煙微。 、 《后汉书·蔡邕传》-煙炎之毁熸。 、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烟焰迷漫。 、 明·刘基《卖柑者言》-烟扑口鼻。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烟炎张天。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烟焰雾雨。 、 唐·杜牧《阿房宫赋》-烟斜雾横(互文,表烟雾斜横。斜 横:升腾缭绕)。
【组词】
烟火邻居、 烟扛扛、 烟爨、 烟蓬、 烟祀、 烟尘、 烟井、 烟火、 烟焰、 夕烟、 风烟、 油烟;炊烟
2.
【墩】
(形声。从土,敦声。本义:土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墩,平地有堆。 、 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组词】
挖塘取土,垒土为墩;土墩;墩台
3.
【帽】
(形声。从巾,冒声。巾是丝织品,表示材料。字本作“月”,象帽形,又作“冒”。本义:帽子)。
同本义。
【引证】
《乐府诗集·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组词】
帽凭、 帽正、 帽襻儿、 礼帽、 帽套、 帽钉